培养学生、成就学生,是高校最为重要的使命,也是我系所有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目标。管理系自2002年创建以来,截止2015年,已经培养出11届毕业生,人数超过5500人。这些毕业生们的职业发展情况,是我们一直密切关注的,不定期地组织对毕业生的调查访问,了解校友现状,增进学校与校友的情感纽带,并听取他们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以便于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
现以2015年3-4月间对毕业生所做的一次较大规模的调研为例,对我系校友的职业发展情况做一个简要分析。本次调研采用电话、QQ、电子邮件等方式,涵盖了本系所开设专业的多届毕业生,共获得324份有效信息,显示出的总体情况如下。
1、本次调研信息的各专业人数及比例分布
专业 | 有效信息人数 | 占比 |
工商管理 | 42 | 12.96% |
旅游管理本科 | 40 | 12.35% |
电子商务本科 | 27 | 8.33% |
物流管理 | 22 | 6.79%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19 | 5.86% |
工商企业管理 | 40 | 12.35% |
商务管理 | 44 | 13.58% |
旅游管理专科 | 21 | 6.48% |
电子商务专科 | 4 | 1.23% |
经济信息管理 | 37 | 11.42% |
文秘 | 28 | 8.64% |
2、校友所在地域分布
地域分布显示,我系校友广泛分布于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海南、湖北、河北、江苏、湖南、辽宁、山东、内蒙古、宁夏、陕西、上海、天津、西藏、云南均有毕业生,但是人数较少。最为集中的在四川,共有244人,占75%,其中在成都市的有151,占总人数的46.6%。分布的原因主要与历年招生计划中本省生源占80%有关,显示校友大多数倾向于在家乡发展。
3、校友工作所在行业分布
统计显示,我系校友所在行业分布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行业。其中, IT业(含电子商务、通讯、软件、信息服务等)、公务员、金融业(含银行、信用社、证券公司、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商业流通及服务(含商业百货、物流、人力资源管理公司、咨询公司等)相对集中。
4、校友工作领域分布
统计显示,我系校友的工作领域集中度相对较高,其中营销及管理占比最高,并且其中大多数经过短短几年的工作积累已经成长为部门经理(主任);行政管理(含政府部门行政管理、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管理)和综合管理(含区域经理、总经办、总经理助理、店长等)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7%的校友已成为各类企业的法人代表、执行董事、CEO、总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
综合以上校友调研统计,可以看出:
第一,我系各专业历年以来所培养的管理类本专科学生,都能以其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管理知识和技能,为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与此同时,成就自己的个人发展;
第二,我系管理类各专业的行业适应性非常广泛,这体现了社会发展对科学化管理的需求日益提高,并由此带来专业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而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在各类社会组织中存在共通性,因此学子们的职业选择具有很大的选择弹性;
第三,虽然所从事的行业分布较为分散,但工作领域相对集中。大多数的工作领域侧重于与人打交道,如营销、行政、综合管理、人力资源、服务等,在我们的专业教育中反复强调的“做事必先做人”的原则在学生的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第四,我系学生对职业发展普遍具有明确的定位和脚踏实地扎实奋斗的精神,少有好高骛远的浮华作风,能沉下心来从具体的工作干起,在工作中展示和证明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因此能很快受到单位和社会的认可,成为中坚骨干力量,成就职业发展的初步成功。
虽然本次调研的校友数量仅占毕业生人数的一小部分,不能反映所有毕业生的全貌,但324个随机样本的抽取,仍然在一定程度得到十分近似的统计分布,能够使得我们对于校友的职业发展情况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校友们的职业轨迹,无论对于我系即将踏入社会的毕业生、仍然在学校寒窗苦读的在校生,或是正在选择大学专业的考生,以及时刻在思考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的我系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都具有客观现实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