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断反应,原是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所出现的特殊的心理症候群,其机制是由于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的适应性反跳,不同药物所致的戒断症状因其药理特性不同而不同,一般表现为与所使用的药物作用相反的症状。例如酒精戒断后出现的是兴奋,不眠,甚至癫痫发作等症状群。
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好像有了新的含义。
经济学上有个很著名的理论叫“沉没成本”。它是指,之前投入得越多,你越难以割舍,因为很显然,结束意味着之前的努力和付出都化为乌有。而“戒断反应”指的是人们通常容易在产生于短暂的快乐后,过度沉迷在某种情绪当中难以摆脱而感到不适。简单来说呢,就是多巴胺没有得到满足在成瘾行为形成后,如果突然把他(她)的成瘾行为或者物质戒断后,就会出现焦虑不安、烦躁、情绪不稳定的状态,或者心跳加快、手抖出汗,严重的还会出现意识上的障碍。
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有产生“戒断反应”的现象。
比如:大家短暂见面后的分开,那种难受的失落感叫戒断反应;分手后,下意识觉得手机一响就觉得是对方发的消息那种不安和失落叫戒断反应;旅行结束后,在返程的路上回想起旅行过程中的画面再一转眼被拉回现实的那种落寞感叫戒断反应;看完演唱会结束后,灯亮梦醒的那一刻的空虚和落差感叫戒断反应;每次看完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大结局后,总会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叫戒断反应。短暂的幸福过后会产生戒断反应,透支的快乐需要无数倍的失落感与不习惯来偿还。
当我们产生了某种欢愉后的情感,突如其来的戒断反应就好像拉开了灰暗情绪的面纱,让深陷于某种美好情感的我们被卷进了一场失落的漩涡。直到清醒和现实强势冲进脑海后,我们脑海里仿佛只是“做了一场甜甜的梦”。
其实,所谓的“戒断反应”也只是我们现实中个人情绪里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帮助我们将原有情绪打碎再重建的过程,虽然很残忍,但却能帮助你摆脱当下无法自拔的情感状态从而尽快恢复理性。当我们陷入某种情绪当中,应该要学会及时从其中脱离,勇敢地走出自己的“情感舒适圈”,迈出第一步,剩下的,时间会慢慢抚平。